“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真抓实干是他唯实唯先的底色映射;“厚积薄发,精巧细致”,敢闯敢拼是其匠事独行的精神蕴含。现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长杰教授。
汇溪成涧终到海,璞玉初琢流光现
是重峦叠嶂中突破尖峰的溪流,亦是迷蒙雨雾中穿透流岚的金光。韩长杰的求学之路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本科在石河子大学的学习助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研究生期间在新疆农业大学的学海沉浮,他遇到了恩师杨宛章,老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精神,助他在学术上取得显著进步,让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了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为日后精耕细作、躬耕不辍的匠事之行夯实基础。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作为访问学者期间,一路披荆斩棘的科研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
回国后,韩长杰带领团队在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20余篇被EI/SCI收录,获得了1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成果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机械电子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躬耕务实铸匠心,开拓创新溢农情
山高路远,赤诚不改。在科研工作中,韩长杰始终保持对科学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
新疆特色经济作物茎秆类秧苗移栽过程效率低下、栽苗质量不稳定,作业成本高等问题长期桎梏着当地农业的发展建设,“如何突破作业效率瓶颈”“怎样实现机具自动化作业”成为韩长杰心中的“急难愁盼”。为此韩长杰将实际问题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确保研有所用、用有所成。为大量积累实验数据,确保研究切实可行,他不畏酷暑严寒,往返校区机库和田间地头,将亲自参与栽植的一手数据用于移栽机器研发。由于早期实验环境简陋,为保证移栽机器的精度和准度,韩长杰不舍昼夜蹲守学院机库,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临近实验关键期他便吃住在机库,亲笔作稿、亲手量测、亲自焊接,为期10年之久,坚持亲力亲为,徒手打造了5~6种机型的早期移栽机,为后续移栽机械研究的持续深入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韩长杰带领团队从半自动移栽到自动移栽进行了深入探索,创新研究突破了机械夹持取苗软穴盘移位、分苗输送、自动覆土等关键机构及技术方法。
当样机成为下地实验机,推广量又成了难题。他很明白农机具有特殊性,将技术通过企业输送农业生产一线,进而回馈科研本身,最终研发三农工程所需的农机器械是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由于市场需求波动、销售渠道受限、设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等因素,鲜少有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但眼见农民群众长期饱受高成本低收益、高付出低回报的问题困扰,韩长杰毅然放弃巨大利润,无私将核心技术送给企业和厂家,只为能够在不断实践中修补技术漏洞,研发出更加先进、贴合实际的农机装备。在他眼中,农业不仅是生计,更是事业;农村不仅是居所,更是家园;农民不仅是服务对象,更是共同奋斗的伙伴。经过不懈努力项目成果得到大面积推广,隔年在焉耆县等多地区田间地头试点提囤五千余亩,辐射影响周边几万亩农田,节约劳动成本几千万元,提质增效10多倍,推动了现代农业种植农机与农艺的协调发展,为特色经济作物的高质量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韩长杰也因此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获批科研经费1000万元。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韩长杰以一片丹心,倾注于农业农村发展。”
初心不改耕耘志,犹做当代“石敢当”
韩长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更是一位匠心筑梦的导师。他始终坚信唯有在事中打磨,方可成“器”。“躬耕自行,实践出真知”始终是他科研育人的核心所在,为将学生培养得更加贴近“工程类”硕士的毕业目标,他所带的学生在保留基本科研学术时间的基础上,皆进厂实践,尽早接触农机装备运行原理,让实践为后期研究筑牢坚实基础。同时,韩长杰为让所带硕博学生积极参会、做学术报告,他多次为学生争取会议名额、出国访学资格等,为学生增才干、长学识牵桥铺路。“多做、多讲、多看、多参会、多报告、多……”是他培养学生成才的秘器法宝。
在指导学生时,他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言传身教为人之技。学生杨阳(化名)是韩长杰所带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专升本学生之一,由于专业基础薄弱,刚步入大学的杨阳无法在导师布置的任务中独当一面,但韩长杰却能以优势视角看到学生在“技术院校”打下的“半壁江山”,在扎实实践技能的前提下,韩长杰将杨阳投入厂区、放入学术会议,帮其补充知识短板,助其打通为人处世关,最终在韩长杰的帮助下,杨阳顺利通过了毕业关卡、拿到了工作offer,并多次被单位嘉奖。“韩老师在我人生低谷时伸出援手,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不仅给予我无尽的关爱与鼓励,更赋予我重新翻篇的能力”,杨阳如是说道。在韩长杰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学生有很多,他们或因教育资源限制,或因家庭环境影响,身上多少存在沟壑坎坷,韩长杰以身正为范、诗书广博的无私大爱填补他们的低谷囹圄,助其“成器”。
面对未来,韩长杰满怀信心,前行路上,夜路星光将明未明。作为农机装备工程领域的深耕者,他始终不忘初心,秉持着躬耕务实的理念,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科研育人途中,他愿做烛火微光,继续靶准执着专注的匠心匠情、践行精益求精的匠事匠德,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后来者注入源源不竭的养料,成为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字:孔维凤
编辑:吴毅
校稿:玛丽亚·玉素甫江
审核:李丹